图片

思维型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彩票 >> 正文

以思维引领教学创新 让艺术之花温情绽放

——“西安好课堂,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动 (2022年第2期)思维型教学说课观摩活动(美术 音乐 心理健康 信息技术学科)

时间:2022-06-01       点击:

5月25日上午,西安好课堂,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动 (2022年第2期)思维型教学说课观摩活动(美术 音乐 心理健康 信息技术学科)在曲江一中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段海军,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刘胜杰,曲江一中总务处副主任、艺术教研组组长席辉,曲江一中信息教研组组长赵扬担任评委。来自曲江一中、铁一中分校、陕师大万科初级中学、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西安第二外国语学校的8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说课展示。

陕师大万科初级中学杨卓老师在《单色版画》一课中,将版画单元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以“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杨老师以“单色版画——用黑白讲述书中故事”“一版多色版画——书间的彩色足迹”“藏书票——书上一朵小红花”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杨老师以作品分享、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创新思维模式,充分践行了大单元背景下的思维型教学。

曲江一中孙蕾老师带来《单色版画》一课。孙老师充分践行了思维型教学理念,以“画个冰墩墩”作为情境导入、以“如何完成100个冰墩墩”为探究主题推进课程。她引导学生在感受、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版画”的知识体系,在对材料的直观感受中、在美术现象的理性分析中探索出一幅有趣的版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孙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用美术创作来表达自我、表达生活的能力,从而实现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曲江一中刘静雯老师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她从初中段教材入手,对不同年级进行纵向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在课程中体现大单元这一教学理念。课程开始,刘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自主探索课程重点——“山歌”体裁。学唱环节则通过阶梯式的任务设定,引导学生找出“兴国山歌”的主要特征。最后,结合本课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自主编创,达到课程的内化迁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西安第二外国语学校张了文老师以《打支山歌过横排》为例进行说课。张老师从初中全册内容展开分析,逐步细化,将零散的知识集中化。她用“引腔”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聆听全曲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音乐特征;分句学习运用“旋律线”引导学生思考乐句节奏型和旋律的特点;模唱环节,学生总结倚音、波音与延长音的唱法特点;旋律创编环节,带领学生实践演唱,体悟兴国山歌的风格特点,加强学生民歌文化知识的理解。

曲江一中李佳宁老师带来《认识自我——我有我色彩》一课。本节课利用了心理学投射测验的原理,将色彩与心理相融合,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为学生深入探究现实自我创造条件。李老师利用冥想训练的方法实现心灵的沟通,探寻理想自我;以初识“我之颜色”、领略“我之特色”、绘制“我之色彩”、冥想“我之色调”、开启“多色人生”五部分为主线,以探寻自我的“颜色”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实现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寻求自我的发展与进步的教学目标。

铁一中分校马丽杰老师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和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中11-18岁学生的主要特征,结合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形成和发展的学情,分析设计了《自我意识——认识自我》一课。以“我手画我心”活动初步认识自我;以“我的自画像”活动深度解析自我;以“他人眼中的我”扩展自我串联本课。进而引导学生面对自我认知与外界反馈之间出现“裂痕”时,学会用“周哈里窗口”的四象限法进行调节。最后,马老师通过赏析《你比想象中更美丽》这一视频达成积极接纳自我的目的,升华课堂主题。

曲江一中岳莎老师聚焦核心素养要求,着眼于生活中“数值计算类”问题的解决,设计了《多功能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大单元项目,探讨多功能计算器的控制策略与编程实现,模块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岳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用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既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又提升了信息素养。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贾涛利老师在思维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聚焦新教学、新学习、新评价、新作业四个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入手,层层设计,完成单元任务。

嘉宾点评

刘胜杰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说课比赛。他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他提出了几点建议: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过程中应善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其感受艺术、享受学习、热爱生活。

段海军教授提出,教师应该抓住思维的“牛鼻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自身要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的问题,注重学科育人价值及教学评价。他还强调知识的应用迁移不等于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由知到行的过程非常重要。他认为,基于大单元、大框架的教学,应注重前后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将侧重点、落脚点串联起来,应以多元化视角提升学科理论素养,支撑教学。